本篇文章2627字,读完约7分钟
摘要:以前流传的银行加入QR码支付布局,最直接的是可以弥补网上小额支付等细分场景中的缺失,并且强化大额支付场景中的特点,丰富自身服务,优化客户体验
加入互联网金融业后,以前有传言说银行开始和互联网公司抢蛋糕,但这次的目标是支付QR码。 但是,这首先要感谢央妈第一次正式承认支付QR码的血缘关系。
8月3日,支付清算协会向支付机构发布《条形码支付业务守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意见稿确定了支付机构开展条形码业务应遵循的安全标准。
此前,央行曾向支付清算协会、银联确认QR码支付地位。 因为,网上条形码支付具有准入门槛低、方便等优点,适合以前对pos收银台价格敏感的零售店日常小额交易,最重要的是成为以前流传的网上银行卡支付的有益补充。
据悉,央行要求支付清算协会根据前期相关业务,按要求制定银行卡清算机构、主要商业银行和支付机构及条形码支付领域的技术标准和业务规范,并在个人新闻保护、资金安全、加密措施、敏感新闻存储等方面提出确定要求。 QR码支付也有基本法,很快就能招来大选票的追随者。
谁动了银联的奶酪?
早些时候,QR码支付等面对面支付服务初露头角时,央行支付结算部门3月出具的紧急文件被暂停。 理由是网上QR码支付容易复制,在顾客实名制审查、支付指令确认、支付安全性、交易新闻的真实完整和顾客权益保护等方面存在风险。
一些相关人士表示,扫描结算因其便利性,可能对银联结算等方法造成较大冲击,这也是央行对这项新技术持保守态度的原因。
通过按下这次快门释放,隐藏在灰色地带野蛮生长的QR码肯定打破了真正的封条,再次从江湖上爬了出来。
那么,所谓的安全硬伤是否得到了妥善的修复呢?
首先,会员公司开展条形码结算业务必须遵循顾客实名制准则,必须具备业务资格,必须按照监管部门的相关业务管理方法规范业务。
根据《征求意见稿》,会员企业开展条形码结算业务,必须符合监管部门的移动结算技术安全标准,可以结合三个要素验证顾客的条形码结算交易。 验证通过静态密码、安全认证的数字证书、数字签名和安全途径生成并传输的不重复密码,或指纹等生理特征。
从来源核查中不允许骗子支付和木马支付的出现,损害了客户的权益。
其次,《意见征集稿》根据交易验证方法的安全水平和《条形码支付技术安全指南》,根据风险防范能力的水平分为abc三级,对个人客户的条形码支付业务的交易进行限额管理,从高到低。
其中,风险防范为“a”类时,使用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在内的2种以上比较有效的要素验证交易时,会员单位和客户通过协商自主约定每日累计限额;
b级要求使用不含数字证书、电子签名的两种以上比较有效的要素验证交易,同一客户的单一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一天的累计金额必须在5000元以下;
使用等级c小于2种的要素验证交易时,同一客户的单一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一天的累计金额必须在1000元以下,并且会员机构应当承诺无条件金额承担此类交易的风险损失赔偿责任。
第三,账户新闻必须加密解决。
征求意见稿规定了多方面的保护客户机密新闻 支付机构应当通过设置条形码的录用有效期、录用次数等方法,确保条形码的比较有效性和真实性,防止条形码的重复录用、重复扣款。 条形码新闻不应该包括与顾客及其账户相关的机密新闻,只包括与当时支付相关的情况。
这样,《意见征集稿》就有了背书,QR码的支付开始了根红苗正的成长。
QR码支付的借力
事实上,这两年来,支付宝( Alipay )、wechat等第三方支付机构的QR码支付相关业务一直没有停止,布局也比较完整,再加上支付技术的提高、账户实名制的实施等,QR码支付条件基本成熟。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 cnnic )最近发布的第38次《新闻网络快速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1000年6月,我国读者规模达到7亿1000万人,其中采用在线支付的客户规模达到4亿5500万人,超过总人数的6成。 支付客户规模迅速达到4亿2400万人,半年增长率为18.7%,读者手机在线支付的采用率从57.7%上升到64.7%。
今年1月,比达咨询发布的《年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全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总规模达到9.31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7.3%。
带手机不带钱包出门,现在成了很多伙伴的生活常态。 种种迹象表明,QR码支付合法化基本上是借力。
随着移动通信互联网环境的不断完善和高端智能手机的进一步普及,读者在线结算场景逐渐养成了采用在线结算的习性,并深入到各种生活中。 零售结算行业的网上结算对银行卡和现金结算有一定的替代作用,仍是非主流的结算方法,但网上零售结算行业仍是各网上结算公司争夺的焦点。
传说现在银行也加入了战局,最明显的是太空银行的抢劫。
打响之前,工商银行在行内推出了覆盖线下和o2o支付全场景的QR码支付,使用嵌入式支付标记技术,通过对卡号的变异解决,保护了客户的资金和新闻安全,成为国内第一家拥有QR码支付产品的商业银行。
迄今为止,邮政银行、中国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等多家银行均支持QR码转账支付,并陆续跟进。
为什么银行职员对QR码这么感兴趣?
以前传说银行又来局里抢蛋糕了,显然是越来越想弥补自己现有业务的快速发展。
第一,对银行自身来说,QR码支付和实体银行卡支付的区别只是支付新闻往来方式的一部分变化,其后台账户仍然是实体银行账户,没有资金沉淀在虚拟账户上带来的金融风险,客户资金安全性较好 另外,银行还可以获得与之前流传的银行卡支付相匹配的支付新闻,有利于风险识别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
其次,QR码支付作为数字货币的代表之一,以其方便快捷、不找零、避免假币的特点,成为众多费用场景的首选。
目前,电子商务APP应用的高速发展,网络结算厂商的扩大和网络结算场景的丰富,以及通过社会互动关系链条的各种营销策略的实施,带动了非网络结算顾客的转变。
以前,银行加入QR码支付布局,适应移动互联时代居民费用理发、碎片化、在线化的新趋势,最直接的是可以弥补在线小额支付等细分场景中的不足,而且是大额支付场景中的不足
第三,现阶段,许多银行都在致力于建立开放式的金融平台,致力于自身的(智能手机)银行APP、支付业务,甚至是电子商务业务,其中不乏在线网站设备的升级 QR码支付的启动,打破了以往局限于pos的支付场景,为银行现有平台分担了越来越多的渠道压力。
支付QR码后,下一个政策是什么?
来源:UI科技日报
标题:“二维码支付获转正 银行系入局抢蛋糕 第三方支付或迎新变革”
地址:http://www.ulahighschool.com/uiitzx/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