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13字,读完约4分钟
手机流量最近又成为舆论热点。 广东佛山的龙先生是中国电信的顾客,她的手机在3小时内花掉了近23g的流量,花了不到1100多块钱。 受无妄之害的是重庆的中国联通客马,他的手机一天就“跑”了近1g的流量。
这个流量是他们采用的吗? 不。 龙小姐的手机在那三个小时里一直放在抽屉里充电,连碰都没碰。 按她平时的用量,23g的流量需要三年。 小马平时每月4g的流量套餐也足够了。 这些流量逃到哪里去了? 不知道。 中国电信回答了龙先生。 没有找到流量明细表。 联通客服也无法解释,结果赔了小马80元话费。
这可能是媒体报道的个别例子,但在现实生活中,作为手机客户,经常会遇到同样的烦恼。 运营商的账单每月送到手上,如果不直接交费就必须降下来。 如果有人想明白这一笔家里蹲的糊涂账到底有没有乱收钱或多收钱,那会很费工夫,而且还不一定很明显。 移动话费的哪个迷宫通常的各种套餐方案,能真正知道几个身体? 流量当然,运营商会告诉你花了多少流量,付了多少钱。 如果想追究流量具体是如何使用的话——很抱歉,无可奉告。
通信领域的收费标准一直备受争议。 但是,无论社会各界有多少指责,很多问题始终没有处理的迹象。 例如,价格接近零的国内漫游费不会被雷击,直接收取也没错。 流量月末为零的行规,任性地重复了好多次。 终于月底不归零的话,很多客户又意识到流量跑得比归零的时候快。 有些地方的宽带网费更是荒唐,随着新客户享受优惠的新套餐方案,老客户仍然按照高价旧方案执行。 由于运营商在住宅区跑马圈地,许多顾客失去了选择权,有的收费只能得到其他运营商数倍的高额服务。 关于“假宽带、假光纤”问题,几乎是所有领域的公开秘密。
电信运营商为什么能这么任性? 因为他们占有垄断地位。 几个屈指可数的运营商,任性的程度相似。 客户不要接受任性,也不要使用手机和宽带。 政府监管部门、法律法规、客户群体都缺乏均衡的方法,无法形成比较有效的约束。 缺乏比较有效的竞争、比较有效的监管和强有力的平衡的市场生态,结果导致了低质量和高利润。 电信领域的服务质量非常恶劣,但一点也不影响其精美的财务报告。 今年三季度,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实现净利润合计1100亿元,相当于三季度平均每天赚4亿元。
低质量的高价电信领域,已经不是损害顾客权益、影响人们生活便利性的简单问题,也有可能影响国家战术的顺利实施——这才是“3小时跑23g流量”背后的大问题。 《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提出“扩大互联网经济空区间”。 实施“网络加”行动计划。 完善电信普遍服务机制,开展互联网提速降费活动,先行部署下一代网络。 推进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的创新,支持基于网络的各种创新。 ”为了实现这个战术目标,互联网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术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度。 为此,国务院多次强调,李克强总理自己也多次叫嚣,要求规范电信资费,推进“提速降费”。 但是,至少到目前为止,距离客户期望的实质性“提速”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根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布局,国企改革将向纵深快速发展。 的目标是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互联网、移动通信行业的改革不可或缺。 一些大型通信运营商能否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确定要求,实现“完善通信普遍服务体制、开展互联网提速降价行动、超前部署下一代网络”的改革目标,也是考验国有企业改革成效的重要试金石
来源:UI科技日报
标题:“客户3小时跑掉23G流量 “漏洞”在哪里?”
地址:http://www.ulahighschool.com/uiitzx/5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