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05字,读完约5分钟

昨天( 7月31日)晚,《非银行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出台后,立即炸毁了微信的力矩。 既有网络大v铺天盖地而来的骂声,也有为支付宝( Alipay )、微信支付报仇雪恨,还有各路专家、官员们的解释。

据今天上午的报道,央行有关人士误读了意见稿中规定网购最高限额为5000元的市场说法,称支付第三方进行网购所需的金额可以满足大部分的费用诉求。

其实没那么简单。 下面,笔者就《征求意见稿》的发行分别对客户和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影响展开讨论。

对客户有什么影响

此次发布的《征求意见稿》首要目的是改变资金渠道这一环节的规则。 也就是说,如果客户通过网上购物支付并选择资金渠道,就会出现问题。

)1)如果客户选择“快速支付”,他原本只需要与支付宝( Alipay )签约,在交易时验证支付宝( Alipay )的密码,就可以直接使用银行卡的钱。 如果扣除了错误的钱,支付宝全额赔偿。

但是,根据《征求意见稿》中的快速支付规则,会产生以下三个问题。

另一方面,顾客需要和银行签约。 那么,顾客需要在银行网点排队签约吗? 还是需要在银行网上银行绑定支付宝( Alipay )账户?

其二,如果不同银行的密码验证方法不同,支付时更换不同的卡需要采用不同的支付流程,记住不同的密码是不是很麻烦?

其三,所有银行都有客户资金被盗的风险,愿意向客户赔偿吗?

(2)客户选择账户余额支付货款时,只需输入支付密码即可完成支付。

但是,目前《征求意见稿》指出,如果不进行很多复杂的认证流程,账户功能就不完整。 所有认证均已完成,但仍有年度限额限制。

现在很多人都在为1000/5000限额问题烦恼,其实在交易验证密码的过程中,无论采用什么样的验证方法,支付机构都强加给我。 除了很少采用数字证书和电子签名外,普通支付密码+短信代码验证流程和5000元限额笔者个人认为可以处理99%以上的诉求。

““非银行支付机构”管理办法,会对客户和第三方支付产生那些影响?”

但是,我最讨厌账户功能受到限制。 没有转账功能的账户简直废了,不能进行资产管理和年限额,这也令人吃惊。 对这一代读者来说,很多人已经把生活费投入到互联网上,大型电器、海外旅游等的价格在数万元以上。 对投资管理来说,20万美元更是不够。 我不知道政策制定者是怎么想的。

““非银行支付机构”管理办法,会对客户和第三方支付产生那些影响?”

)3)监管者没有综合考虑顾客支付体验的问题。

监管者将快速支付和余额支付作为统一的支付体验人为分割,从而给顾客带来便利。

对支付机构有什么影响

一是监管者在支付机构快速支付和余额支付两种支付方法中人为割裂了统一的支付体验,破坏了客户的支付体验,降低了效率。 一次付款后,客户是否会选择功能受限的账户? 多个银行必须面对不同的风险管理规则,不同的密码。

““非银行支付机构”管理办法,会对客户和第三方支付产生那些影响?”

第二,监管者通过抑制支付机构账户功能的方法提高银行账户的竞争力,最终很可能会产生相反的结果。 未来一代将是网络一代。 银行在不提高自身网络服务能力的情况下,反复利用政策来抑制这种低价钱的习性路径,其结果无疑会进一步降低竞争力。

““非银行支付机构”管理办法,会对客户和第三方支付产生那些影响?”

第三,快捷支付不仅仅是一种支付方式,其背后包括支付宝( Alipay )、财付通等互联网企业的大数据风险管理能力、云计算同步解决能力、多年经验。 在没有发生大规模风险的前提下,让银行承担密码验证流程和风险驱动的责任也可能会给各银行带来很大的风险。

““非银行支付机构”管理办法,会对客户和第三方支付产生那些影响?”

第四,央行在大家纷纷对年度限额提出质疑后,将第一时间利用数据进行反击。

年,61.3%的个人顾客使用支付账户结余进行费用、转账、投资理财商品的购买等。 《办法》规定的综合支付账户(即全年累计支付金额不超过1000元,80.12%的个人客户不超过5000元,98.5%的个人客户不超过20万元。 72.31%的个人客户支付账户余额只用于购物费用(即《办法》规定的费用类支付账户),全年累计支付金额不超过1000元,92%的个人客户不超过5000元,99.72%的个人客户不超过10万元。

““非银行支付机构”管理办法,会对客户和第三方支付产生那些影响?”

这个数据的问题是换个角度来看:

第一,根据3亿支付客户计算,( cnnic数据)个人客户使用支付账户结余支出、转账、财富科技商品购买等全年累计支付金额超过20万元的人数为450万人; 个人支付账户余额,仅用于购物,年累计金额超过10万元的人数为84万人。 这些人不小。

““非银行支付机构”管理办法,会对客户和第三方支付产生那些影响?”

其次,这还是账户余额支付的数据,快捷支付的规模很可能更大。 老百姓两者切换非常频繁。 第三,在这样一个快速网络化的时代,央行竟然用如此没有预见性的去年数据看到未来。

来源:UI科技日报

标题:““非银行支付机构”管理办法,会对客户和第三方支付产生那些影响?”

地址:http://www.ulahighschool.com/uiitzx/2834.html